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主要是有三類,第一類是工商企業,由于光伏發電給企業可以帶來非常顯著的效益,企業安裝光伏發電熱情高; 第二類以農村個人屋頂光伏發電為主,國家對自然人光伏發電政策傾斜,補貼到位,所以農村光伏發電已經被認為是穩妥的農民增收的好辦法;第三類是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,節能是政府機關永恒的要求,而不斷持續和深化的節能要求,讓機關領導看上了光伏發電這一神奇的節能工具,以“自發自用、余電上網”形式,信托社會資本,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,是公共建筑節能的最佳推廣模式;光伏扶貧項目屬政策導向,一般是通過全額上網來獲得電費和補貼來實現村集體和貧困戶增收。
2020年是用戶側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元年,可以不依賴政府的光伏補貼而只通過節約的電價來獲取利益。工商業企業廠房屋頂電站經濟性更好,這是由于白天電價高,所以光伏發電自用部分電費加當地政府的補貼,投資回收期一般3-4年。
許多單位即便有大面積的屋頂和高額的用電費用,但由于流動資金緊張、對光伏發電模式和盈利能力了解少,下不了決心來安裝光伏發電。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把閑置的屋頂資產出租給開發公司建光伏電站,或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,這樣就能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有效地降低用電費用,同時屋頂光伏還能有效降低建筑溫度減少能耗。
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模式有著諸多優勢,但現階段也存在一些風險和問題,需要各方注意。一是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融資中有“輕資產、擔保難”的困境;二是開發商需要面臨更大的用能單位持續經營、建筑存續以及支付信用的風險;三是國家對工商企業電價變化對電費約定以及支付的影響,這些需要在前期商務溝通和協議中進行充分的溝通。

|